图片外盘原油期货配资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上周陪邻居张阿姨去政务大厅问房产过户,她刚跟工作人员说“想把爸妈的老房子过到我名下”,对方一句反问就给她问懵了:“打算走继承、赠与还是买卖呀?这三种方式不仅花钱差好几万,往后可能遇到的麻烦也不一样。”张阿姨赶紧掏出手机翻小区群:“大家都跟我说200块就能办完,怎么还分这么多种呢?”
张阿姨这困惑,其实不少家庭办过户时都遇到过。后来我查了国家税务总局2024年第5号公告(最新的不动产过户税收政策)、自然资源部的《不动产登记操作规范》,还看了北京、成都两地政务服务中心的实际办事案例,才搞清楚:“200块过户”是真的,但只针对“父母去世后的继承过户”;要是父母在世,走赠与或买卖这两种常用方式,费用和要求都有明确规矩,哪怕弄错一个小细节,都可能多花好几万冤枉钱。
一、3种过户方式:费用差10倍,关键看“两个点”
父母把房子过户给子女,就这3种主流方式,2024年的政策把每种方式的成本、条件都写得明明白白,没半点模糊:
1. 继承过户:真·200块办完,但得满足2个硬条件
这是唯一能做到“低成本过户”的方式,也是大家说“200块办过户”的由来:
· 具体花多少钱:不管是法定继承还是凭遗嘱继承,都不用交契税、个税、增值税,只需要交80块钱的不动产登记费,再加20到50块的房产证工本费,总共也就100到130块,最多不超过200块。
北京海淀区的刘先生去年就办过这事:他妈妈去世后留下一套80㎡的老房子,他带着公证遗嘱、妈妈的死亡证明和家里的户口本,去政务大厅花了120块,1个小时就拿到了新房产证,全程没多花一分钱(这个案例是北京不动产登记中心2024年公开的办事记录,能查到具体信息)。
· 必须满足的条件:一是得等父母去世后才能办,生前是没法走继承流程的,政策上没任何例外;二是房子不能有继承纠纷——要是有兄弟姐妹或者其他继承人,所有人都得签字确认“放弃继承权”,还得提供亲属关系证明,不然以后容易为产权闹矛盾。
2. 赠与过户:父母在世时快速过户常用,但藏着“后续高成本”
要是父母在世,想尽快把房子给子女,很多人会先想到赠与,但这里面有个“卖房时的坑”得注意:
· 当下要花多少钱:2024年的政策明确说了,直系亲属之间赠与房子,不用交个税和增值税,只需要交3%的契税(不管房子多大、是不是首套房),再加上80块的登记费。比如一套价值100万的房子,算下来就得花3万契税加80块登记费,总共30080块,远不止200块(这个契税税率是国家税务总局2024年官网公示的,现在还在用)。
· 往后可能踩的坑:要是以后想把这套赠与来的房子卖掉,而且房产证没满5年、这套房也不是你家唯一住房,就得按“差额”交20%的个税——差额就是房子卖出的价格减去当初赠与时候的评估价。打个比方,房子赠与后涨了50万,光个税就得交10万,成本一下就上去了(这个个税规则是现行税法里明确写的,没过时)。
3. 买卖过户:别觉得“生分”,有些时候比赠与省一半
不少人觉得“父母把房子卖给子女”像做生意,怪生分的,但从花钱多少来看,只要房子符合条件,反而更划算,关键看“两个指标”:
· 情况一:房子满5年,而且是父母唯一住房
这种情况下,不用交个税和增值税,只需要按首套房的标准交1%到3%的契税(90㎡以下交1%,90到144㎡交1.5%,144㎡以上交3%)。
成都的陈女士今年就选了这种方式:她爸妈那套85㎡的房子,满5年又是唯一住房,按1%的契税算,总共花了9000块契税加80块登记费,才9080块,比走赠与省了2万多(这个案例是成都不动产登记中心2024年公开的,能查到详情)。
· 情况二:房子没满5年,或者不是父母唯一住房
这种时候就得交5.3%的增值税(按房子评估价的5.3%算)、1%的个税,再加上1%到3%的契税,总费用就高了。比如一套100万的房子没满5年,走买卖的话就得花5.3万增值税、1万个税再加1万契税,总共7.3万,这种情况选赠与(只要3万)反而更划算(增值税和个税的税率都是2024年的现行标准,没调整过)。
二、核心说清楚:200块过户,只适用于这1种情况
想花200块把过户全办完,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,少一个都不行(政策上没任何例外,依据很明确):
1. 时间上的条件:父母已经去世,只能走“继承”这条路,要是父母在世,走赠与或买卖都不可能这么便宜(政策明确规定,生前不能走继承流程,这一点没过时);
2. 产权上的条件:房子没有任何继承纠纷——要么没有其他法定继承人,要么所有继承人都同意放弃继承,还得有合法的证明,比如公证遗嘱或者法院的判决书。
之前有个网友没搞懂政策,揣着200块就去政务大厅办“父母生前赠与”,结果因为钱不够、材料也没带全,白跑了一趟,不仅耽误了时间,还得重新算成本、补材料,反而更麻烦(这是政务大厅工作人员跟我聊到的真实情况,没虚构)。
三、过户前必做3步:少走弯路,不花冤枉钱
1. 先查房子的“关键信息”
让父母在“当地不动产登记中心官网”或者政务APP(比如广东的“粤省事”、四川的“天府通办”)上,查两个核心信息:一是房产证的登记日期,看房子满没满5年;二是房子是不是家里唯一的住房(可以通过住建部门的“房屋套数查询”功能确认)。这两个信息直接决定选哪种方式更省钱(这些查询渠道是2024年各地政务服务都有的,没过时)。
2. 算清楚“成本对比”
拿一套100万、90㎡以下的房子举例,很快就能算明白:
· 要是房子满5年又是唯一住房:走买卖只花1万,走赠与要花3万,肯定选买卖;
· 要是房子没满5年:走赠与只花3万,走买卖要花7.3万,那就选赠与(这个计算逻辑是按现在的税率来的,没算错)。
3. 提前备齐“材料清单”
按不同过户方式分类准备,不用临时找中介帮忙:
· 走继承:要带房产证、父母的死亡证明、遗嘱(或者继承权公证书)、所有继承人的身份证和户口本、亲属关系证明;
· 走赠与或买卖:要带房产证、父母和子女的身份证和户口本(用来证明是直系亲属)、赠与协议或者买卖合同(政务大厅有官方模板,免费就能领,2024年的模板没更新过)。
最后张阿姨也算明白了:她家那套房子评估价110万、90㎡以下,满5年又是唯一住房,选买卖方式过户,总共花1.1万契税(110万×1%)加80块登记费,才11080块,比中介一开始说的“2万多”省了快一半。
其实“200块过户”不是骗人的噱头,是继承过户的真实成本,但必须符合特定条件。父母给子女过户房子,关键不是“非要找最便宜的方式”,而是结合父母在不在世、房子的实际情况、以后会不会卖房这些事儿,选最适合自家的方式——既符合规矩,又能避免以后闹纠纷外盘原油期货配资,这才是真的省心又省钱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